「感恩/感謝」如何帶給低潮或焦慮朋友神奇功效?!
柏克萊大學針對約300位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學生做一項測試,希望了解練習感謝能否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測試學生分3組:
第1組參與校園諮商。
第2組參與校園諮商,再加連續3週,每週寫一篇負面經歷的想法和感覺。
第3組參與校園諮商,再加連續3週,每週寫一篇感謝的信給一個人。
研究結果:3組相較下,有寫感恩信的同學,在4週及12週後心理健康有大幅度改善!
藉由這測試,研究人員總結練習感謝帶常在低潮或憂鬱朋友的4項身心益處:
- 感謝釋放內心的有毒情緒。
在2組每週寫信的同學中,研究人員發現心理健康並非來自‘正面’文字,而是少用‘負面’文字。 感恩練習轉移一個人對有毒情緒(如怨恨或嫉妒)的注意力。當你專注在某人如何幫助/祝福你,或你對他人的感謝,你比較不會琢磨在負面經歷裡。 - 就算默默把感謝放心中,照樣享有身心益處。
研究人員發現,有寄送感恩信跟沒寄送的同學心理健康改善程度無大差異!所以,先寫出來再說,不一定需要給出去。書寫過程幫助你思緒和情緒正向自我校正。 - 感恩練習的益處需要時間發酵
各組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第1週無任何變化(依舊低迷),一直到第4週才出現差異。12週後,各組心理健康差異數更大。剛開始練習時,不需要挫折如果沒有感覺有改善。保持耐心,繼續練習,一段時間效果會出來(當食補概念^^)。 - 感恩練習對頭腦有長效型益處
令研究人員驚奇的是,3個月後,第1組和第3組同學進行腦部測試,發現寫感恩信的第3組同學有較高的學習和做決定敏感力。感恩練習提升你的大腦對於周圍人事物的感恩敏感度,幫助你專注如何表達感謝。對長期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當身體不適和疼痛時,又遇到爛事時,要感謝是不容易的。
所以,就像長肌肉一樣,需要一點一點持續練習。
可是身體就很不舒服,心情很差,怎樣感謝呢?
首先,「允許」自己感到憤怒、痛、倒霉、委屈,給自己一段時間和單獨的空間,可以大哭一場、打打枕頭、到海邊去丟石頭,或寫出來內心的憤怒。情緒沒有好壞,但是需要被理解,包括被自己理解。
要先將心裡的負面情緒倒出來,釋放內心空間,接下來再放入新的東西,如感恩的事做結尾。
如何開始練習呢?
我會建議從感恩週記開始(跟研究ㄧ樣)。挑一天你會比較有空閒的時間,把他訂下來,如:每個星期天晚上10點。
準備好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 就可以開始寫這週你感謝的人事物囉。我也可以提供3個問題讓你回顧:
1.這週我最開心的3件事
2.這週我最難過的3件事
3.這週我很感謝的3件事
開始練習感恩吧!
PS. 不清楚自己的憂鬱和焦慮程度? 下面有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和高雄榮民總醫院提供的簡易測試,可以先做喔。
資料: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how_gratitude_changes_you_and_your_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