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上微生物群的發展,從我們出媽媽肚子瞬間開始!
我們的健康也跟baby時期哪些菌種棲息在我們腸道有很大的關連~
剖腹 v.s. 自然產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應該算是無菌空間,來到世界的第一時間寶寶身上及腸道即會佈滿來自媽媽生產部位的微生物群。
自然產 – 寶寶身體及腸道微生物群來自媽媽產道
剖腹 – 寶寶身體及腸道微生物群來自媽媽的皮膚及其他照顧者的皮膚
健康影響:研究顯示剖腹產的寶寶長大較有過敏、氣喘、第一類型糖尿病及過胖的風險。Why? 現在找不到原因,但是有一些假設,其中之一是不同的微生物群對免疫系統有不同影響。
母乳 VS 配方奶
寶寶的哺乳方式直接影響腸道菌叢構造。母乳與配方奶最大差異在於母乳含有oligosaccharides寡糖及immune molecules免疫物質,不同養份培養出不同的寶寶腸道菌種。
母乳 – 寶寶無法消化母乳中的寡糖,這寡糖卻是寶寶腸道裡Bifidobacteria比菲德氏菌的食物(吸收後再將養份給寶寶~益生菌來著~),不斷繁衍後,比菲德氏菌是母乳寶寶的主要腸道菌種。同時母乳中的免疫物質特別是IgA可以促進寶寶免疫力發展。
配方奶 – 相較下,配方奶寶寶腸道菌類較多樣化,腸道菌叢也較早成熟。 有些配方奶添加FOS和GOS(類似母乳寡糖)來增長菲德氏菌,不過FOS/GOS寡糖並無含蓋所有母乳寡糖特性。
健康影響:研究顯示配方奶寶寶有較高風險發展過敏、濕疹及腸絞痛,其他健康風險包括過胖。
抗生素
抗生素能救命,但卻是微生物菌叢的一大危機。媽媽剖腹前的抗生素使用量及寶寶出生後抗生素用量對寶寶菌叢構造及代謝功能有長遠影響,主要原因是比菲德氏菌減少及延遲居住寶寶腸道。
早產 VS 預產期
微生物菌叢的影響因子有:生產方式、營養、環境及用藥。早產寶寶普遍面臨的狀況都不利腸道菌叢:剖腹生、 配方奶及大量用藥。
比菲德氏菌減少且延遲附著在早產寶寶腸道增加其他細菌感染機會,同時寶寶很難吸收養分長大。藉由腸道菌叢的認識能在未來介入早產寶寶的療程使他們修復健康。
感想
這堂課的作業要我問身邊朋友下列幾個問題:
1. 你是自然產還是剖復生的?
2. 你是預產期生還是早產?
3. 你吃母奶還是奶粉?
4. 1歲前有打抗生素嗎?
5. 你有下列幾項疾病嗎?
a 第二類型糖尿病
b 過胖
c 代謝症候群
d 食物過敏
e 其他過敏:請說明
訪問後,身旁有幾個朋友是剖腹出生,且喝配方奶長大,長大的確有代謝及其他過敏現象。這讓我對改造腸菌態改造健康的想法很興奮(持續上課的動力!!)。 我對發酵食品也更有興趣,我想神創造發酵食品應該要告訴我們腸道菌態是活的是可改變的,藉由特殊飲食(餵食腸道菌們吃他們愛吃的東西)及健康的生活型態,把菌叢養平衡健康,讓他們幫我們變健康。
其他有趣的閱讀:
一粒腸道菌到底多大? (網頁中間有一個橫向拉把,往右移會不斷放大)
腸道菌決定一生健康
課程連結:
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Nutrition and Health: Human Microbiom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Gut Check: Exploring Your Microbiome
資料:
Nutrition and Health: Human Microbiome Module2: Early Life Microbiota Development
圖 – 1 / 4